http://www.oromodictionary.com 2023-06-22 10:53:27
閩清新聞網訊? 暑氣蒸蒸日上,又一季人間晝長。
不過是無數平凡日常中的一日,一如無數個不經意的瞬間??蓞s又因節日的不同,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。
每年農歷五月,粽葉飄香,人們對端午的情愫,從古延綿至今,引得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,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。
·端午臨中夏,時清日復長?!?李隆基《端午》
·五月五日午,贈我一枝艾?!?文天祥《端午即事》
·年年端午風兼雨,似為屈原陳昔冤?!?趙蕃《端午三首》
·贏得兒童,紅絲纏臂,佳話年年說。龍舟爭渡,搴旗捶鼓驕劣?!?張榘《念奴嬌(重午次丁廣文韻)》
時光易逝,千年已過,“端午”早已成為中華兒女夏日的獨屬浪漫。
端午·習俗流傳
端午被古人當作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,過端午,是古時人們出于驅邪避疫的目的。再后來,人們出于對屈原高尚人格的崇敬,便將端午與他聯系起來,這份特別的崇敬,可以追溯至南北朝,在《續齊諧記》和《荊楚歲時記》中都有與之關聯的記載……
端午的習俗流傳至今,全國上下大同小異,食粽子,賽龍舟,掛艾草,戴香囊……若非要說有什么不同,無非是南北粽子的甜咸之分,龍舟的長短之差。
而在閩清,端午卻獨具特色。除了大家共同的包粽子,賽龍舟的主要習俗外,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習俗。比如,端午正午熏黃煙、煮粽子水防蚊蟲、喝“午時茶”防暑等。
煮粽子水防蚊蟲。閩清人在煮好粽子后,會把留在鍋里的水用來洗腳、洗臉、洗身子等,據說洗后夏天不會生痱子,不會被蟲咬。這一習俗再次印證了閩清人積極,樸素的心理。
煮粽子后還會制“午時茶”。每年端午節,閩清人民到山上、田邊等野外采集許多野草樹葉,或切成片,或切成段,跟茶葉等混在一起曬干,收存備用。因為它是端午節的時候制作的,所以就叫它“午時茶”。
還有一句很好聽的諺語——“四日先卻五日酒,未時方寫午時書”。上半句說的是在過去,五月初四那天老閩清人會把家里水缸都裝滿,這種習俗又被叫做“五月四水”;下半句中提到的“午時書” 是一種無橫批的對聯,古時候,文人將所作的對聯貼在自家的大門上,或贈送給鄰里親友,內容與端午有關,有著人們辟邪消災的祈望。這些習俗無不體現著閩清人對端午的重視。
端午·夏日浪漫
記得兒時,最喜愛賽龍舟時的熱鬧,尤其喜愛閩清震天鑼鼓喧天響,在閩江兩旁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吶喊助威的熱情閩清人民,當時個頭不高的我,只得在人群中竄來竄去,一路追著龍舟乘風破浪。一路奔跑過后,滿頭大汗,饑腸轆轆,最適合大口吃粽子,大口喝著午時茶,滿嘴粽葉糯米香,好滿足……
隨著年歲漸長,對端午節的喜愛,變得越發地深厚。每年夏至一過,我便開始期待艾草、粽葉的香氣飄滿街頭。想想“端午”也是獨屬于中國人的一份浪漫。人們互贈“端午安康”的吉言,是對生活美好的祝福。
夏日勝景,炙烈且喧鬧。
看著江河里的水,隨著一場又一場的暴雨,漲漲落落。我想起宋朝詩人蘇軾的《浣溪沙·端午》“輕汗微微透碧紈,明朝端午浴芳蘭。流香漲膩滿晴川。彩線輕纏紅玉臂,小符斜掛綠云鬟。佳人相見一千年?!边@是在眾多關于描寫端午的詩句中,我最喜愛的一首......(中共閩清縣委宣傳部、閩清縣融媒體中心)
- 我縣舉行金融服務鄉村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(2023-06-21 15:22:00)
- 閩清這條被群眾點贊的休閑宜游幸福之路,你去過了嗎?(2023-06-21 15:19:24)
- 閩清新聞2023年6月20日(2023-06-21 15:16:17)
- 【網絡中國節·端午】閩清這些單位,端午節活動氛圍別樣濃(2023-06-20 09:06:12)
- 很暖心!千冊圖書捐贈到閩清這所小學(2023-06-20 08:59:29)
- 聽·見閩清 | 山野滋味——道是山珍亦尋常(2023-06-20 08:58:02)